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墨子中学

>学校首页>课程方案>方案执行情况>内容详情

构建“有情有意”的思品课堂

发布时间: 2018-11-13 16:07 发布单位: 滕州市墨子中学 浏览量: 1912 【公开】

构建“有情有意”的思品课堂

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思想品德课作为人文学科,人文教育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通过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熏染,更需要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构建有情有意的思品课堂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构建“有情有意”的思品课堂,教师不仅要有激情还要有感情,课堂不仅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

一、教师不仅要有激情还要有感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不论哪种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导入、过渡和适度讲解。教师的语言要有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以情促情。不难想象,如果教师面无表情,肢体僵硬无力,语言苍白空洞、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的状态会是什么样。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原因,思想品德课不被重视。但是我们是否也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能够吸引住学生。思品老师毫无激情和感情的读读划划、空谈大道理的知识灌输也难辞其咎。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得不偿失。教师的激情来自于对教育的热爱,来自于对学生的负责,来自于对学科内容的胸有成竹。

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教师还要注重微笑教学,通过民主施教,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的心理互答效应,力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开发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激情,还更要有感情。人是有感情的,感情又具有感染性和传染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生活专题,为学生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场”,让学生在“情场”中感悟和体验,从而获取知识和升华情感。李镇西说:“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教育如同农民种庄稼,是需要投入情感的,只有这样,才会在工作中、在课堂上激情四溢,才能感染学生,达到以情感人,以德塑人的目的。

如在学习《家,温馨的港湾》和《播种友情》时,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对亲情和友情的真情实感,甚至要和学生一起被感动地流泪,这样才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教师在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时,也要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如在学习《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时,老师要有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不同表达情感,既要有对真善美的赞赏,也要有对假恶丑的鄙视。语言不能平铺直叙,一潭死水般,波澜不惊。教师要像演说家那样不仅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而且要有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学习做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感情的人,而不只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在学习《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和《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时,要通过自己的激情和感情让学生对生命和自然产生一种敬畏。

二、课堂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主要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思想品德课要完成自己的学科使命,就是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思想品德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做合格公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只有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才能让思想学科有意义。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与学生最贴近的、最能走入学生心灵的、最能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指导意义的人文学科,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的活动。因而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科性质和初中学生的特点,通过创设课堂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只有上的有意思才能让学生喜欢,只有学生喜欢才能实现学科的意义。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仅仅体现为教材知识的学习,更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和自我体验,注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变传统的硬性灌输为体验、探究,变单向唯一为多向多元,变重知识积淀的“学得”为重道德行为的“习得”。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建构知识体系,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成人”。

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植根于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学生才会有所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起搏器、加速器和助推器”,让学生享受品德教育的快乐,爱上思想品德课。

活动既可以是情境分析,也可以是课堂游戏,如在学习《成功需自信》时,设计“优点大轰炸活动”:学生自由组合,每6人一组,每组学生针对某个学生的优点进行集中“轰炸”,轮流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被“轰炸”的机会。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受的批评比较多,表扬比较少,对自己的优点和优势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优点,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对自己或学习丧失信心,导致自暴自弃。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和优势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从而积极悦纳自我;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与同龄人进行比较,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全面、客观、发展的认识自己。

如在《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中设计“口字加两笔能组成哪些字”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名同学在黑板的两边分别写,不能商量;其他同学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写。等这两名同学真的写不出来时,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学习小组交流后再写。然后采访这两名同学自己写和与同学商量着写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合作带给自己知识、能力和心理上的变化。在游戏中,学生既可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学生认识水平有差异,思维能力有高低,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差异,使合作成员之间能够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

在活动或游戏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学习。活动或游戏中,如有同学出现差错,不应互相取笑,而应相互理解和鼓励,给他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最可依赖的心理支持,才能促进彼此的合作热情高涨,达到共同成长。教师要以合作学习为契机,促进学生取长补短,迅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成三维目标。这样的游戏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刺激性,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潜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人文教育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通过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熏染,更需要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通过思品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不是一个纯粹的内在生长过程,也不是纯粹的文化化成过程,而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


主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鲁ICP备05024170号-1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服务邮箱:service@asred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632-5501722     举报邮箱:tzdjz@163.com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