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墨子中学

>学校首页>规划计划>发展规划>内容详情

墨子中学全科阅读方案

发布时间: 2020-06-24 16:56 发布单位: 滕州市墨子中学 浏览量: 6879 【公开】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全科阅读是指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多维度、全方位的课内外阅读指导活动。根据滕州市教科研会议精神,为推进我校全科阅读工作,深化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和语言教师笔耕计划,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为指导,以学生阅读规律为遵循,以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育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目标,让阅读真正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积极探索出建设书香校园、深化全民阅读的新路径。

二、阅读目标

根据学生的阅读个性和阅读水平,适当提高我学生的阅读量,在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保底阅读量的基础上,全科阅读量力争做到:七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八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20万字,九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初中三年阅读不低于600万字;通过阅读,努力达成下列目标任务: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设计系列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获得阅读的乐趣,喜欢并善于阅读,在校期间能阅读大量经典,夯实文化知识基础。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学会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独立阅读思考与辨析能力;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增强审美鉴赏能力。坚持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以读促用,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和综合运用能力。

3.培育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开展适合相应年级及学生自身兴趣的阅读活动,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科学素养。

4.陶冶学生道德情操。通过阅读活动,使我校学生养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拥有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远大理想追求,实现全面健康成长。

三、具体措施

1.推进阅读工作的课程化建设

随着部编教材的全面使用,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已成必然趋势。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构建有特色的阅读教学课程。着力整合阅读课程资源,把阅读指导课列入课程表,安排老师上课。根据不同的年级妥善安排学生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坚持课外阅读课内化,利用课内时间,有效开展适合本年级的教学课例研究,如阅读指导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拓展课等,激发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方法。鼓励并指导教师进行“阅读个案研究”“阅读微课题研究”,实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化阅读教学。除语文外,其他学科结合课堂教学开展阅读活动,要有课程计划、有备课、有实施、有内容、有评价

2.强化阅读工作的科学化建设

    基于学科本质特点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各学科要在阅读的广度、梯度、高度、深度、效度等方面多下功夫,科学化推进,确保实效。

(1)拓展阅读的广度。学校着力在“三全”上取得成效。一是强化全科大阅读。在继续重视对学生语文、英语阅读的同时,要注重数学、物理、化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科学、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门学科的阅读理解、拓展与训练工作,结合不同年级有意识地向艺术、哲学、科普、人文、社科领域阅读延展。注重传统经典和现当代文学经典的阅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二是强化全体大阅读。每位教师都制定阅读计划,面向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阅读,制定自我阅读的计划与任务目标,真正让全体师生共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三是强化全过程阅读积累。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过程阅读,把零碎时间阅读与集中时间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家庭阅读、社区阅读、公共场所休闲阅读的一体化衔接。

(2)明晰阅读的梯度。我们根据实际,结合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年级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时间、阅读书目、阅读目标,确保阅读的系统性与实效性。重点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素养的积累,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提升阅读的高度。学校在阅读活动中着力引领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从作品的优秀人物故事中体验道德的感召,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理想追求,锤炼学生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砥砺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打好学生精神“底色”。

(4)挖掘阅读的深度。学校认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进行阅读,尤其要引导学生掌握泛读、精读、赏读、评读的方式方法,读前要学会浏览熟悉书本概要与框架结构,读中要学会领悟与回味书本精彩与细节,读后要学会概括提炼书中精髓内容,感受作品的写作特色、写作技巧以及情感世界与历史文化背景。在指导阅读中,要反对阅读低幼化的倾向,反对片面挖掘阅读深度而增加阅读繁难偏怪内容的错误做法。

(5)提高阅读的效度。通过阅读方式的变革,既注重眼前效益,更注重长远效益。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通过阅读积累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读后感想、书面写作读后反思,综合运用阅读素材进行再加工、再探索、再研究。坚持让学生带着“阅读营养”走进自然、观察社会、参与实践,用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实践。

3.开展阅读工作的特色化建设

分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读书沙龙、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优秀美文诵读展示、百科知识竞赛等,展示读书成果,总结推广阅读经验,持续加强阅读工作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题读书活动、阅读知识竞赛每学年组织一次“读书节”活动、书香家庭、亲子共读评比表彰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不断推动阅读工作深入开展。

4.促进教师专业阅读能力提升

学校认真推进全学科教师的笔耕计划,每学期都向教师推荐或发放必读与选读篇目及优秀学科专业书籍,鼓励教师阅读教育理论类、教师专业成长类、教育管理类、教育心理类、人文综合类等书籍,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厚教书育人的底蕴,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水平,提升学科教学、学科阅读指导能力。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书,每学期至少写5000字书评或读书心得。

学校各学科向学生重点推荐的阅读书目,教师力争先行一步,潜心阅读,精心筛选。引导教师读名著、读原著、读专著,在学生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自身丰富的知识为教学注入“源头活水”。倡导师生共同阅读,实现教学相长。

四、阅读考评

1.加强学生评价体系构建。学校努力加强学生阅读工作的过程性督查和考评,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把学生的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遵循“重过程、重激励”原则,通过考核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模式,让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档案袋,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2.完善教师阅读工作评价。学校支持教师探索本学科阅读教学经验,推动学科间的阅读交流。将教师开展学生阅读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做到学校阅读工作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考评、有总结、有提高。

3.搭建师生阅读成果展示平台。学校鼓励师生参与各级读书竞赛及征文评选活动,激励师生不断提升阅读兴趣和素养。特别支持有文学特长的学生深入发展,并充分肯定优秀辅导教师付出的努力。并分年级适时举办“校园朗读者”比赛、阅读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等活动,评选出一批“阅读优秀学生”“阅读优秀指导教师”。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业务校长任组长、各级部共同参与的全科阅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推进学校全科阅读工作。

2.加大保障力度。加大投入,扩充资源建设。学校加强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建设,努力改进学生阅读环境,为学生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努力订购充足的适合学生和教师阅读的图书及报刊建立和完善图书借阅览制度,保证学生有固定的阅览时间和场所,方便教师学生自由阅读。

3.积极推进亲子共读。各班级做好阅读工作向家庭延伸,着力营造学校、家庭共同阅读的良好氛围。学校开设面向家长的阅读指导课,引导家长带动孩子亲子共读,言传身教,发挥好家庭育人的功能。

                   

                    墨子中学

                    2020年524



主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鲁ICP备05024170号-1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服务邮箱:service@asred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632-5501722     举报邮箱:tzdjz@163.com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